时间: 2024-06-24 12:22:16 | 作者: 华体足球波经网
华夏5000年的文明历史中,古代先民们创造了丰富和珍贵的民间民间传统文化遗产,它们曾经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,这些文化遗产仅有少数仍在农村传承,大多数已经濒临失传。今天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这5种民间传统风俗和文化遗产。
在河南西部和陕西的农村,窑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居形式,也叫地坑院、天井院或地下四合院。窑坑起源于华夏远古时期先民的穴居方式,历史已经有4000年。它的建造方式类似窑洞,但不是背山修建,而是在黄土地上向下挖掘数米,在立方体深坑的四壁凿挖窑洞。
窑坑冬暖夏凉,十分适合家族居住。在我小时候的80年代,河南洛阳地区的农村还有很多正在使用的窑坑,那时候平房很少,窑坑才是主要居住方式,记得曾经有外国人特意前来考察这种民间民间传统文化遗产。进入2000年后,这种窑坑民居大多数都已经荒废,曾经窑坑里生活只能留在记忆中了。另外,因没有需求,打窑坑这种的传统手艺,估计也已经失传了。
在80年代以前,民间用的锅基本就是铁锅和铝锅两种,铁锅用来炒菜,铝锅用来蒸煮。那时候,民间有种传统的手艺,叫做倒铝锅。铝锅匠人自带熔炉、模具和锉刀,走街串巷的吆喝着“倒铝锅”。人们把家里收藏的易拉罐废铝等交给铝锅匠人,在火炉上熔化,用漏勺舀出杂质,然后倒入预制模具。几分钟后,一个闪亮的铝锅就完成了
这种常见传统工艺,叫做范铸法,已经在中国民间流传了4000年。在新石器时代,华夏先祖们用范铸法制造鼎、簋等青铜器,战国时期开始铸造铁质农具和兵器。到现代我们大家都知道,这种工艺制造的铝锅有毒性,也不环保,因此已经倒铝锅的行当已经基本上消失了。
爆米花作为一种零食,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都很熟悉,在中国的历史也非常悠久。在宋朝诗人范成大的《石湖集》中,就记载了上元节时民间的爆谷风俗,开封一带称为糯米花。另外,在民间传统节日——农历二月初二“龙抬头”这天,人们也是要吃爆玉米花的。
这是农村使用的爆米花机,这种机器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,也称英式爆米花机,20世纪初期就在西方绝迹了。在中国民间,爆米花机从清末一直流传到20世纪90年代,可见其受欢迎程度。现在这种民间文化遗产已经看不到了,一是因为传统的爆米花制作的完整过程十分危险,容易伤人。二是成品不够卫生。
香油是大家的生活必需品,现在是超市购买的,而80年代以前吃得香油,大多则来自香油作坊。磨香油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风俗,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。在三国时期的《魏志》中,就记载了安徽合肥地区的香油作坊。至唐宋年间,香油普遍用于民间饮食,成为民间最上等的食用油。
香油作坊曾是农村必见的场所,传统工艺和手工制作的小磨香油,味道与机器生产的相比可谓天壤之别。记得80年代每天放学后,都能闻到胡同里小磨香油出锅的香味,也是记忆中故乡的味道。因为小磨香油的手艺都是祖传的,工序繁琐,又脏又累,还在坚持的老手艺人已经很少,年轻人已经不愿学了。现在想找到纯正的小磨香油,怕是很难了。另外要特意提一下,喜欢抽烟喝酒的人应多喝香油,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对身体的损伤。
庙会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风俗,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祀,先民们通过供奉方式求得祖先及神灵庇佑,同时举办活动渲染气氛,比如歌舞、音乐和戏剧等,称为社戏。在古代的春节、元宵节和龙抬头等节日期间,民间都会举办庙会。有些北方农村地区是固定日期举办,也一起进行集市贸易。庙会上的民间艺人们表演的高跷、猴戏、犟驴、划旱船和二鬼摔跤的传统技艺,售卖剪纸、糖人、面人等传统手工艺品,可以说,庙会是中国民间民间传统文化遗产荟萃的舞台。
很多人都说,庙会并没有消失,甚至是发扬光大了。但自己觉得,现在的庙会,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,更多的变成了一种旅游和商业活动。你难道没注意吗?仍然在庙会上的表演民间艺人都是中老年人,传统的手工艺匠人已经非常困难找到年轻的接班人。再过若干年,随着这些民间传统和文化遗产消失,庙会还能举办下去吗?还有人来看吗?